牛(拉丁学名:Bovine),属牛族,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。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、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,杂交有可育后代,为哺乳动物,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(丝粒融合)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,草食性,部分种类为家畜(包含家牛、黄牛、水牛和牦牛)。体型粗壮,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。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。
1、普通牛 (Bos taurus)。分布较广,数量较多,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。
2、牦牛(B.run-niens)。毛长过膝,耐寒耐苦,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,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,所产奶、肉、皮、毛,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。
3、野牛(Bison),如美洲野牛(B.bison)、欧洲野牛(B.bonasus)等。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,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。
4、水牛(Bubalus bubalus)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,在印度则兼作乳用。
牛 5、黄牛(Bos taurus domestica)角短,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,毛短。多用来耕地或拉车,肉供食用,皮可以制革,是重要役畜之一。
1、选择合适的精粗比和营养水平。开始30天内,精粗饲料比3:7-1:1,粗蛋白质含量为12%;中间70天,精粗饲料比为6:4,粗蛋白质含量为11%;最后10-20天,精粗饲料比为7:3-8:2,精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0%。一般在最后10天,精料日采食量应达到4-5公斤/头,粗饲料让牛自由采食。2、饲料加工要科学。⑴精饲料:如玉米粉碎粒度应在1毫米以上,高粱粉碎粒度达1毫米。⑵粗饲料切割粉碎长度以5-10毫米为宜。3、合理利用啤酒糟、淀粉渣等工业副产品,并配合使用添加剂,就能代替日粮内90%的精饲料,日增重仍可达1.5公斤。其用法为:啤酒糟每天每头牛喂15-20公斤,加150克小苏打、100克尿素、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。淀粉渣、豆腐渣、糖、酱油渣,每天每头牛喂10-15公斤,加150克小苏打、100克尿素、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。4、充分运用饲料青贮技术、秸秆氨化和发酵技术。青贮玉米是育肥牛的优质饲料,饲喂青贮料时,在较低的精料水平下,就能达到较高的日增重,按玉米青贮干物质的2%添加尿素,能获得很好的效果。